小米14系列把2024年手机战场的序幕拉开了,在2023年的金秋十月。去年小米13系列已经够早了,但也比不上今年小米14系列的“秋来早”。的确,这些年骁龙旗舰平台的年度发布周期越来越提前,也促成了小米数字旗舰系列的越来越提前,其中的客观因素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在小米的角度来讲,被动和主动地接受和把控这一势头,本身就是考验自己技术信念与市场阅读能力的必然。
况且,纵使如今风云变幻,新的挑战和竞争在接下来会愈加激烈,小米也会坚持自己的节奏,并坚守自己的风格。毕竟,十三岁的小米,经历诸多风雨,如今早已成熟稳健,何为挑战,都敌不过它“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傲气——或者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小米14系列身上看到了小米曾经桀骜的少年模样,有对“速度的梦想”,也有对“色彩的徜徉”。
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天,卢伟冰就在社会化媒体上说“10月会非常精彩”,而雷军也在10月16日的时候用他的MIX Fold 3向大众喊线系列很强很强”。今日我们的确看到了这份“很强的精彩”,所言不虚。其实,众人很难想象,小米是做了多不易的准备,才紧锣密鼓地在高通骁龙技术峰会结束的第二天,就推出自己搭载第三代骁龙8平台的年度数字旗舰——依旧是我们熟悉的“全球首发”形式。相对于往年,这一系列节奏都提前了快两个月,对于每个厂商来说,“按部就班”地展开新机布局,已经变成一件非常考验自身产业端协调能力的事。难则难矣,小米就是小米,干就完了。
跟着骁龙旗舰平台的节奏,这几年,一年比一年提前进入“新的厮杀”,而现在,11月的台历还没翻开,2024年的战役慢慢的开始了。去年年底,我们在聊小米13系列的时候就调侃过:“提前提前再提前,以后会不会从10月份就开始‘挑事儿’,就看高通骁龙旗舰平台的‘出阁期’几何”。一语言中,这“以后”不过就过了一年不到,应验了。不过,从媒体观察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觉得这是一件绝对的好事——有时候厂商也在这种节奏里被迫推新,甚至会影响到它们本来成体系的前后代系衔接节奏。这不仅是市场的饱和度消化问题,也是能不能精雕细琢的问题。
毕竟,整个手机终端市场的白热化与特定化竞争趋势在这些年已经变得有些“歇斯底里”了——这倒不是什么贬义,而是一种事实的陈述。前者可以被理解为“大众的选择太多”,后者则可以被理解为“对手抓住特定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当然,小米对此深谙于心,也从来不惧挑战,越是大浪淘沙考验各家内力的时候,小米愈发显强。比如,首次搭载徕卡Vario-Summilux镜头以及面向移动光学的全新专业高动态影像传感器所共同构建的“新一代光学系统方案”,就是针对竞品的重点突破手段其一,很果决。
这份自信,也体现在产品的命名上。不可否认,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14”这类数字在产品命名上是不多见的,基本上潜意识里都会避开跳过。但在如今年轻人群担纲市场主力的时代,很多东西正在默默地改变。
小米14系列,就是按正常的代系更迭命名方式来进行,携全新的Xiaomi HyperOS,只为以产品力为根本竞争要素,不掺杂无关的东西。细节见真章,老规矩,我们本篇的重点还是围绕小米14 Pro来展开,但提前说一句,今年的小米14标准版可能更着迷。现在开聊!
雷军说,“这次小米14系列很强很强”,其实,每一代小米数字旗舰,都“很强很强”,这倒不是调侃,的确事实支撑雷军的自信,也是一种“永远年轻地奋斗在路上的初心”。
从12月提前到11月,再从11月提前到10月,这些年高通的骁龙技术峰会就是一声声紧迫急切的号角,随市而动,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似乎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终端机型的表现,才是用户真正能感知的,这也是小米这样的品牌打造产品力的根本。
和2022年不同的是,2023年高通的旗舰就是第二代骁龙8这一款,并没有往常的“Plus”版本(所谓第二代骁龙8领先版并非此定义)。一方面,第二代骁龙8本身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完善的状态,另一方面,综合算力和性能已经处于装载机型的“长木条”位置,没必要用“Plus”版本来“修补遗憾”,更没必要由此来占用厂商的机型资源,反而摊薄竞争力。
所以,第三代骁龙8平台的推出,从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来讲,给各家的技术融合时间是更加充足的,也可以让各家获得更多专注打磨空间的。作为首发第三代骁龙8平台的旗舰机型,小米14系列自然也受益于此。
在性能指标方面,第三代骁龙8平台依旧采用4nm工艺制程,CPU部分使用全新1+5+2 核心架构(大核实3.3GHz的Cortex-X4超级内核),全部采用ARM新一代IP,全面迁移至64bit指令集;而GPU核心规模再次增加20%,支持硬件光追和Mesh Shading。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手机本身的性能表现力,已经越来越不受处理器平台的“一家之言”影响。这并不是说大众越来越麻木,而是由于各位看待手机体验的角度日趋多样性和平衡性。毕竟真要单论处理器平台的算力和日常应对能力,即便是当年因为功耗诟病的骁龙888,在平板市场也玩得游刃有余,而更早的骁龙870依旧是现在很多人手机里的“性能钉子户”。单单把话题押宝在处理器平台上,只会让我们消费者的换机热情逐渐下降。况且,联发科的天玑这两年也像开挂一样,势头猛得让人“喜上眉梢”(消费者的确如此)。
所以,小米作为高通最铁的伙伴,深知“深度调校”和“综合体验与之匹配”的重要性。老生常谈,从骁龙845移动平台开始,小米已连续多年取得骁龙8系列旗舰移动平台全球首发的位置。高通之所以选择小米,显然是对小米研发实力的认可和信赖。同时也证明了小米的调校水平、技术底蕴,有比友商更强的驾驭能力。是真正的驯龙高手。
除此以外,小米还强调了“性能追求不以游戏帧率高低论英雄,而要保体验不发热”,好的使用体验绝不只是单纯以性能为准,只有实现低功耗、强续航、不发热、不卡顿等基础要素,手机才能变得更好用,这才是游戏体验的正途。去年的小米13系列如此,今年的小米14系列,亦是如此。无论对于小米,还是对于高通来说,都需要继续双赢。
客观来说,今日小米14系列的正式发布,2024年的“手机圈战事”就慢慢的开始了(很多人笑言,这一年年,越过越短,岁月的流逝速度在科技的内卷里实在让人应接不暇)。作为高通每年旗舰平台的“严格意义上的首发作品”,小米14系列不仅是高通的第三代骁龙8平台的“试金石”,也是小米在高端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的又一把撒手锏。高端市场,需要朝气和活力,而不是流于表面的“贵气”。说来说去,现在的用户群体早已不是“挑剔”两个字可以概括的,他们要的是“品牌是不是真的懂自己”。
这次,以“年轻的初心和傲气”来打造高端机型的底蕴有着很多鲜明的细节:如小米14的整机尺寸与小米13或小米12等“小块头旗舰”相比并没有怎么变化,但屏幕却更大了,这缘于屏幕边框更窄;又如,小米14拥有“专为女性用户考虑的机身质感和色彩配搭”;还如全新升级的振动马达所营造的更动感的游戏体验和操控体验……这一些细节,在文字里并不是特别容易完整地表达出来,但又真切而活泼。所以,我们提议各位还是去小米线验店多看看真机。
对于小米和雷军来说,苏轼在《密州出猎》里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似乎比去年小米13系列发布时我们说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更加贴切。小米的“第二个十年”慢慢的开始进入“必须要再次提速”的时期,它到了一个最有激情最有想法最敢于冒险但又最容易冲动和失误的年纪,“稳”与“动”都是它的根本,但“年少的傲气和初心”更不能改。能否“千骑卷平冈”,还看今日这套作品了。
总之,小米14系列的发布,不仅在创造了这个“提早”的记录,也是小米自我革新的产物。一方面是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巨大,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都不得不加快代系更迭的进程来适应,整体市场态势呈现下滑,强者恒强的局面又停不下来了,在产业链上毫无话语权的小众品牌只会慢慢的难;另一方面,小米自身对于“下一个十年”的开局并不算十分满意,三年过去了,虽然我们从2021年到2023年看小米的整体成绩还不错,但它在2024年的压力必然会更大,从手机终端到IoT的布局,从生态链的继续强化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推进,雷军和小米都需要更多下沉市场的狠招。
前面已经说了,对于小米14系列的第三代骁龙8平台,是一个“没什么好说的线年旗舰”的一个标准制定者。因为小米“顺理成章”的优先调校权,让小米数字旗舰在过去几代的首发身份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市场作用。总结一句话就是:架构全面升级,性能跃迁(多核性能甚至首次超越了苹果A系列同期平台),且同性能功耗下降高达35%。
与第三代骁龙8平台搭配的依旧是目前最强的LPDDR5X RAM和UFS 4.0 ROM组合,整个硬件基础构筑了完整的2024年旗舰平台方案,也已经是惯例了。多说一句,第三代骁龙8虽然“还是LPDDR5X”,但频率从4.2GHz提高到4.8GHz,带宽77GB/s,是迄今移动行业最快的内存频率,最大容量为24GB。由于内存与Hexagon NPU矢量单元之间增加了直连通道,处理效率更加高,对于提升AI效率大有裨益。
总之,小米在性能上的“榨取能力”从来都不是问题,这也让我们反而少了很多着墨的动力。跑分数据分析来看,小米14 Pro官方数据能跑出205万分的安兔兔成绩,而我们实测成绩是198万分(小米14)和200万分(小米14 Pro),其他项目的实测成绩,各位可以见我们的截屏。
跑分数据分析来看,小米14 Pro官方数据能跑出205万分的安兔兔成绩,而我们实测成绩是198万分(小米14)和200万分(小米14 Pro),其他项目的实测成绩,各位可以见我们的截屏。
相对于去年我们测试小米13 Pro我们的实测130万分成绩,从主观上的确能让人振奋(当然,安兔兔版本也不同)。“首款200万分俱乐部成员”,这就是先发优势的市场价值。
为了让第三代骁龙8旗舰平台能够全速稳定运行,各家的散热组件开发能力又到了一场考验的时刻。这倒不是说第三代骁龙8会有多大的功耗,但毕竟“200万分俱乐部”已经被敲开了门,再先进的工艺制程也不能违背起码的原则:性能与功耗呈正比。为此,小米先用“小米环形冷泵”方案来给大家打个样,提出的目标是“次世代散热能力,让长时间录制4K 60fps视频不掉帧”。
具体来说,“小米环形冷泵”由“汽液分离”和“单向循环”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中,“汽液分离”是指环形冷泵左侧为液体专属的回流管道,右侧为汽体专属的导热管道,互相隔离,不存在对撞,液体回流毫无阻力,因而不会出现“烧干”的现象。而且,汽液分离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它存在天然的低温区,小米将靠近手机中框的通道设计为液体通道,高负载场景时中框温度更低,让我们握持手感不会感受到高温。“单向循环”则是指独特的“多层控水单向结构”,利用大自然的毛细力,将远端的冷却液主动向上抽至热区,在热区受热蒸发,向下传导至冷区,该结构还可以有效阻止汽体逆流,从而形成一个顺畅的单向循环。
因为热传导效率的提升,环形冷泵的两端温差可以低至1℃,成为整机的热传导核心。所以,“小米环形冷泵”既为整机提供了稳定的性能表现,又能够最终靠多层石墨来完整覆盖影像系统,同时SoC和CMOS 散热也得到单独区域照顾,完成“长时间不掉帧的4K 60fps 视频录制”的目标。
我们知道,传统VC散热板内的液体与汽体由于存在于一个共同的腔体,在VC散热工作,膨胀的汽体与回流的液体产生对撞,会大幅度降低液体回流效率。如果热负载一直提升,有可能会出现“烧干”现象,导致VC完全失效。小米这套环形冷泵可以时刻保持热区有充足的冷却液,等效热导率达到三倍于传统VC的10000W/mK。所以从理论来说,小米14系列的3250平方毫米的VC板(之前小米13 Pro的散热主体是一块3400平方毫米的VC板),能到达10000平方毫米传统VC的散热能力,这与之前友商“立体VC”的思路相比,作用效率和机身冗余控制都要更好。
有了顶级SoC的GPU性能,有了顶级的散热思路,包括后面章节要提到的顶级显示平台,小米14系列需要展现一下真正的实力。于是,我们大家可以解锁《原神》更高的渲染分辨率,在小米14里达到原生点对点的1200p渲染分辨率;在小米14 Pro上达到原生点对点的1440p渲染分辨率,是原始分辨率的四倍(在游戏加速设置中给《原神》开启“高质量”)。其中,原生1440p渲染分辨率能够得到远超“Al超分”这种软性手段所得到的清晰度,因为前者其使用的是游戏引擎中的原始高清素材,具不会存在传统“Al超分”算法中常见的锐化、闪烁、抖动等画质重建算法痕迹。
还记得去年小米官方的提法,“小米13 Pro应该是安卓阵营里《原神》体验最好的手机,在帧率稳定性和温控方面甚至超过iPhone 14 Pro Max”。如今这提法更新了,主角还是小米。从我们的实测来看,去年在《原神》的须弥城跑图模式中,使用夜兰、早柚的高速位移战技,反复奔跑于建模复杂而立体的须弥主城,小米13 Pro的实测成绩是57.85fps/46.52°C。今年同样测试条件,小米14 Pro的成绩是59.53fps/43.2°C(平均功耗4.8W)。
不过这里还是提醒一下各位,原生1440p渲染分辨率的发热压力非常高,即便小米14 Pro有“小米环形冷泵”支持,我们也还是建议我们大家此时使用散热背来为手机将温。
对了,小米14系列依旧配备温度传感器多点监控,这个传统不能丢。它们能精确感知主板、CPU、相机、电池、接口等不一样的区域的温度情况,匹配对应的AI温控模型,合理调配整机的温度控制策略,让手机的温控更精准细腻。
有了顶级的SoC平台,不光是玩游戏,更要让优秀的影像能力得以再上一层楼的算力发挥。毕竟,爱拍摄的人应该比只沉浸在游戏中的人要多。这次,我们又一次在小米数字旗舰上见证了徕卡光学的新能力与魅力。
小米的产品经理说“以前大家更多的是在Ultra上看到光学的突破,但真正想做小型化光学的极致突破,小尺寸的旗舰是我们一定要要攻克的难关”,所以为做到这点,小米14系列在影像配置方面突破了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技术”。这其中,首先还是要谈与徕卡有关的东西,毕竟这些年小米手机影像的撒手锏也在于此。
我们知道,徕卡惯于使用一系列标识来区分镜头产品定位,例如徕卡自家知名的“50 2AA”镜头,即采用“Summicron”标识的“Apo-Summicron 50 F2 Asph”镜头,强调镜头的“锐度”,对应光圈为F2。在此之前,小米12系列和小米13系列打上了相关“Summicron”标记,来证明相关手机镜头的“锐度”,而且这些小米旗舰的镜头标识里具有一个“Vario”前缀,来证明镜头具有变焦功能。所以,对于小米14系列的镜头群组方案,从一开始就被人寄予厚望,事实上雷军也没让人失望。
回想2022年7月,当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小米12S Ultra被毫无争议(或者叫实力碾压)地被定性为“2022年手机影像巅峰”,也为了可以充分的发挥徕卡影像的调校潜力,雷军不吝惜以亿为单位的投入,只为突破手机影像天花板的这个“小目标”,用了索尼那颗“不打折扣的线。并且,小米参与了其规格定义和部分设计及验证工作。还没翻过2022年,雷军的第二款配备IMX989大底的手机小米13 Pro就来了——本来,我们以为它会存在于Ultra版本上,但小米说了,Pro版“传承专业Ultra影像身份”,这对小米的新年用户太大方了。
还不到一年之后的今天,小米又大方了一次,意料之中,但依旧惊喜。由于小米14系列手机首次搭载徕卡Vario-Summilux镜头以及面向移动光学的全新专业高动态影像传感器所共同构建的“新一代光学系统方案”,这也是该系列首次引入F1.4超大光圈镜头,让我们对之后的“小米14 Ultra”期待值拉得更高了——和前代的堆料策略一样,也恰恰说明今日小米14系列的诚意。
雷军说,该镜头是“移动影像领域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镜头”,而这套镜头方案能让移动电子设备从此“真正具备全时态、全场景下的超强瞬间精准捕捉能力”。
在徕卡的镜头线中,Summilux是当之无愧的“大光圈代表”(f/1.4~f/1.7之间)。按照拉丁文理解,“Summi”意为“最大”,“Lux”代表“光照”,象征着徕卡对光线年,Summilux系列的第一款镜头Summilux 50mm f/1.4应运而生。其设计初衷是让摄影师在低光环境下依然能捕捉到足够的光线,具无论是色彩再现、对比度还是解像力,都表现出色。这些特性使Summilux镜头成为专业摄影师的首选“生产力工具”。
同时,还有一个常识,对于摄影玩家来说很熟悉,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一定了解:当光圈值提升之后(值标参数越小),随之提升的快门速度。当光圈值足够大时,相机可以用更短的曝光时间获得相同的画面亮度,从而拥有优秀的定格能力。当一支镜头的光圈值超过f/2 时,通常会被称为“高速镜头Fast Lens”。小米14与小米14 Pro各自使用的23mm焦距主摄镜头虽然最大光圈并不一样,但前者f/1.6后者f/1.42~f/4.0(无级可变光圈)的指标,无疑都是“高速镜头”的典范。
小米14 Pro独有的1024级可变光圈技术,所谓“如瞳孔般自动适应光线”的独到配置。其光圈的多叶片结构类似相机镜头,但体积却小巧很多,单个叶片仅有55微米厚。这个可变光圈技术让小米14 Pro因为独特的快门结构而具备独特的六边形光斑形状。同时,在小光圈下点光源会自然地绽放出绚丽的光学星芒。在专业模式下,我们手动设置快门速度,系统还会无级调节光圈来控制自动曝光,增加可玩性。
在电影模式下,可变光圈技术自动设置为电影工业规范的180°快门,即两倍帧率的倒数,利用无级可变光圈控制自动曝光,获得连贯的动感。
于是,超大光圈的镜头使得小米14系列能够在夜景和人像的艺术化营造上表现得更加让人心动,尤其是后者,毕竟对于前者来说,之前的小米13系列甚至小米12系列已经做到极致了。此外,由于小米14系列还配备了超大底的新主摄,全系拍摄实力得到逐步提升。不过我们也要提醒各位,小米14 Pro那颗最大f/1.42的超大光圈虽然能带来更好的进光量和色彩表现,但理论上在某些场景下并不适用,例如在拍摄美食等照片时,过浅的景深很容易产生反向效果,像吃“玩具菜”。所以,无级可变光圈技术在此时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当然还配合小米的智能化的判别算法,普通用户倒是不用操心。
总之,Summilux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光学性能,更在于其承载的徕卡品牌的历史和文化。每一款Summilux镜头都是徕卡匠人对于光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的体现,是他们对于完美的追求和对于技术的探索的见证。从这个方面理解,如今搭载Sunmilux的小米14系列,也有了一种光学艺术的精神。还是那句线系列在影像拍摄能力方面的大踏步前行,由此能够想象之后的Ultra版会是怎样的“碾压式存在”。
小米14系列两款机型均搭载三颗徕卡大光圈镜头(两者的75mm长焦镜头的像素呈现有区别),覆盖摄影师最常用的 14mm~75mm焦段,其中主摄还能够正常的使用高像素模式创造一个虚拟2X镜头,以此来实现更为连贯的变焦挡位,相当于集“四颗镜头”于一身。
主摄,是光影猎人900图像传感器,2.4μm融合大像素,13.5EV 原生动态范围,7P 镜头,具备OIS光学防抖,覆盖焦段就是上个章节提到的Summilux镜头的23mm。
虚拟的2X主摄,当然还是基于光影猎人900图像传感器,1.2μm融合大像素,13.5EV 原生动态范围和7P镜头、OIS光学防抖等指标是同一套,不变。
长焦则是75mm的徕卡浮动长焦,我们熟悉的JN1图像传感器,支持3.2X光学变焦、10cm超级特写、f/2.0大光圈,6P镜头和OIS光学防抖是必须的。
14mm广角端的徕卡超广角也是JN1图像传感器,115°超广视角、5cm超级微距(小米14 Pro)、f/2.2大光圈,具备6P镜头。
这里先聊聊那颗75mm的徕卡浮动长焦。“浮动长焦”,就是将长焦内部的镜组拆分为上下两组,后组三片具备极强的聚光能力,对焦时在镜组内部“浮动”。如此,可以在有限的行程内实现10cm到无穷远超大的对焦范围,这个范围甚至超越了很多手机主摄。显然,如此正是借鉴了单反百微镜头上所来用的结构。也能说,小米参考单反镜头设计,创新地利用内部浮动对焦镜组,完成了一颗长焦远可拍摄全身人像,近可拍摄梦幻般超级特写的“覆盖宽度”。
况且,75mm作为徕卡最经典的肖像摄影焦段,可以拍摄逼真的人物面部比例,无需担心畸变,这种讨好人像的玩法,对于很多普通用户来说拥有巨大吸引力。比如,通过对徕卡Noctilux-M75 1.25镜头进行光学数字建模,再将Bokeh算法移值RAW域,我们大家可以更好地识别点光源光强和色彩,使人像模式的背景虚化效果更接近真实光学镜头,这就是小米14系列“大师镜头-75mm肖像”模式可产生的质感人像效果,各位能体验一下。
聊了75mm的徕卡浮动长焦,咱们再来聊主摄。和之前小米数字旗舰尤其是Ultra版本机皇普遍采用IMX989一英寸大底不同,小米14系列这次的主摄是一颗全新的光影猎人900大底影像传感器。5000万像素的1.2μm/2.4μm融合大像素,1/1.31英寸的尺寸,支持Staggered逐行多帧HDR,支持全像素全向相位对焦2×2 OCL。小米说,它的名字叫“光影猎人”,是面向移动光学时代的高动态影像传感器。
从小米10 Ultra的OV48C开启“双原生ISO Fusion”和“Staggered HDR能力”,到小米12S Ultra的IMX989一英寸大底,再到今天小米14系列光影猎人家族面向移动光学时代的高动态影像传感器,小米的定制传感器玩法的确给它塑造了非常明确的影像工匠形象。
这次的技术指标显示,光影猎人900支持全新的单帧HDR策略支持“双原生ISO Fusion Max”,捕捉一帧影像之后,会送到两个不同的放大电路中,硬件直出两个不同曝光水平的照片,其放大倍数最高可相差16倍。之后,小米影像大脑会对这两帧照片进行融合,获得最大13.5 EV动态范围的照片,比一英寸IMX989高8倍。另外,得益于光影猎人900的原生高动态范围,小米14系列可以直出14bit RAW和UltraRAW文件,具备宽阔的后期空间。
所以,这颗大底最在乎的一个指标,就是“进光量”。按照官方说法,综合计算光圈和像素尺寸后,小米14比iPhone 15 Pro进光量大20%,而小米14 Pro则比iPhone 15 Pro进光量大52%。
我们发现,取景器界面在“双原生ISO Fusion Max”的加持下,能够给大家提供实时的高动态预览画面,以此来实现接近所见即所得的拍摄效果。这对于专业创作摄影师来说,用小米14系列来辅助取景和构图策划,都是很好的工具,应对普通用户拍摄需求更是游刃有余。
聊镜头就要聊镀膜,这才是真正追求光学的玩法,自小米11 Ultra时代起,小米就开始很看重镀膜的处理了。同所有徕卡光学镜头一样,小米14系列这次也搭载多层ALD超低反纳米镀膜、镜片边缘涂墨以及IRCF旋涂工艺滤光片,从光学上减轻鬼影和眩光问题。
得益于光影猎人900影像传感器的原生高动态能力,小米还给小米14系列升级了RAW HDR算法,使其可以承载更大的动态范围,并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获得连续、真实的影调,更加贴近徕卡相机的呈现。
对瞬间的捕捉和记录刻在徕卡的基因中,小米12系列和小米13系列的“CyberFocus万物追焦”系统也在小米14系列上延续。其源自小米CyberDog的主人追踪系统,有技术积累,玩什么都万变不离其宗。这套“CyberFocus万物追焦”系统能够对人体以及常见小动物进行AI自动识别和追踪,并在追踪过程中有学习技能,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识别能力。同时,它还能锁定被追踪目标,建立对目标的立体认知,即便是目标丢失,也能在3秒内快速找回,这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尤其重要。
同时,多摄一致性的本质是保证变焦的连贯性和平滑性,让我们大家可以忽略镜头数量和能力的限制,极大地释放创作自由度。在小米14系列上,小米影像大脑的融合光学模块会同时分析主摄和副摄的画面,并持续为所有摄像头提供统一的自动测光和自动白平衡信息。
对了,借助前面提到的小米14 Pro独占的无级可变光圈,小米还下放了小米13 Ultra独有的“街拍”模式:双击音量键即可在0.8s内启动相机并完成一次抓拍(默认使用35mm人文焦距),独特的超焦距摄影拍摄手法,可以手动锁定当前的对焦距离,并自由调节光圈值来改变景深范围。还有专门的景深标尺可供专业摄影师参考。
自从小米12重新塑造了“安卓小尺寸旗舰”的定义开始,随后的小米12S把这个定义做了丰富和加强,所以当时很多人在猜测,小米13系列会不会也有保持这个定义的机型延续。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丝毫没有悬念,这个肯定的思路在小米14上也必然延续。只是在细节上,“一手握持的舒适”如何表现,小米14和小米13一样,采用了一个广受好评的方案:直边!直边!直边!
所以,也和小米13一样,我们今天也先从小米14标准版的“小尺寸屏幕”开聊。这些年,关于“小尺寸旗舰”的尝试,各大品牌始终没懈怠。毕竟,慢慢的变大的屏幕和慢慢的变大的机体,在广义的花钱的那群人里始终存在诸多不便,对于“块头小一些但性能不能妥协”的“小尺寸旗舰”,很多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也有源自客观的刚需。所以,屏幕如何明智的选择,是首要的事。
相对于小米12(12S)的那块6.28英寸AMOLED和小米13那块6.36英寸E6材质OLED直屏,这次小米14的变化非常大,简单来总结一句就是:保持前代“大尺寸”的情况下充分的利用美妙的1mm的四等边边框,合理的1.5K分辨率超越前代的1080p(460ppi),又照顾功耗和体验的平衡,全系12bit色深和在播放HDR内容时还可以激发3000nit峰值亮度,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直屏形态必然保留,这已经被市场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其实,之前小米13才开始自小米4之后再次回归直屏+直边方案,反馈非常好。
我们先聊“四等边1mm边框的美妙”。这到底有多美妙呢?参考小米13,它拥有超窄的边框,上、左、右三边仅为1.61mm,下巴也只有1.81mm,比iPhone 14 Pro的2.15mm还窄不少,而如今小米14做到了四个边都是1mm,你们感觉如何?
简而言之,小米14的这块屏幕下边框进行了新电路结构的优化创新,将Fanout走线转移至显示区内部,节省了下边框所需要的fanout布线空间,使得下边框较现有产品缩窄至少20%。实际上,这次华星光电的屏幕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少搭载FIAA技术的窄边框屏体的制造工序,降低屏体耗费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按照官方的说法,在不增加面板边框的前提下,搭载小米和华星联合研发的C8材质(拥有行业最高发光效率63.5td/A),配合窄边框技术,显示屏整体可降低同等亮度约8%的发光功耗。可以说,华星光电的屏幕这些年也逐步展现出了非常高的综合水平。
再说说“专业原色”的事。对于专业原色的色彩还原要求,是小米旗舰机近来一直比较看重的技术指标,之前我们聊小米13 Ultra之类旗舰的时候已经多次强调过。这次新的面板方案,参考CIE170-2:2015色彩空间“进行校准,解决OLED D65偏黄问题,并实现跨生态同色(这更是小米“全家桶”机型的优势之一)。这块屏幕在在播放HDR内容时,同样高度贴合ST2084还原曲线,很适合摄影类玩家当作“生产力工具”。
在护眼方面,小米14系列全系支持全程DC调光,加上C8材质原生低蓝光设计(比三星E6材质减少超过50%有害蓝光,这也算是对小米13系列的一个“升级”),配合全新的节律护眼软调节,不要多少参数和认证上的东西,踏踏实实护眼就行了。
至于前后双光感和FQV补偿算法的AI自动亮度调节,基于大模型的AI场景化亮度调节学习等特点,也是一个2024年旗舰机的必然要求。
相对于小米14的直屏,小米14 Pro的2K分辨率微曲面方案,也完全在意料之中。毕竟,两款机型的辨识度,一个是看尺寸,一个是看屏幕是否有曲面,小米还是知道把握区隔的。另外,后期上市的小米14 Ultra应该也会是Pro版的这块屏幕,我们估计。
从指标来看,除了6.73英寸的尺寸和2K分辨率(522ppi),华星C8材质、120Hz刷新率LTPO、全程DC调光(Pro版的屏幕还支持1920Hz PWM调光,和小米13 Pro一样)、专业原色等配置与小米14那块屏幕一致。同时,这次小米对Pro版本机型的“全等深微曲面屏幕”的选择,除了保持微曲面屏侧边观看显示内容时仿佛漂浮于整机表面的效果外,还有别的原因。
按照小米的说法,过去几年,很多人针对双曲面屏的实际应用槽点慢慢的变多。究其原因,双曲屏虽然美观,却存在诸多需要面对的问题:视觉上,大曲面会使得两侧画面扭曲、变色;功能上,则会带来误触和可靠性问题;甚至,连后期重新贴膜的成功率也不如人意。这次小米14 Pro的全等深微曲屏,是一个MIX级别的全新屏幕形态——屏幕四边和四角以相同曲率微小下弯。既有直屏的视觉享受,又兼具曲面屏的顺滑手感。我们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屏幕的四个边角,常规的曲面屏的四角黑边过大,不美观也影响整体显示效果,小米14 Pro这块曲面屏的“全等深”意义,就是“杜绝黑色耳朵区域”。
在游戏性和娱乐用途方面,这块C8的2K屏已经是“满血满装”了,在影像还原方面,也能够完美配合徕卡影像系统,挑不出毛病。
的确,审美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有下限但没有上限。小米在美学设计方面大多数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准,这一点我们仍旧是比较放心的。与前代小米13系列两款机型有显而易见的美学区别不同,小米14系列从思路上保持了小米 12/12S“大小尺寸有别,风格方向一致”的形式,并强调了“张力设计”的新概念。当然,从第一眼印象来说,小米14系列的整体格调还是和小米13系列有明确的延续性,这也是目前高端旗舰产品序列习惯的设计规划:从每一次都有大变化,到每一次都精致打磨新细节。
小米说,这叫“将经典设计语言带到下一个篇章”,而精致的细节变化则是“业界最窄四等边,满满沉浸感,辅以龙晶玻璃,加持次世代新形态”。由于采用了前面章节提到的最先进的FIAA屏幕走线系列可以将面板Fanout走线集成在显示区内部,从而创造极窄的下边框,且整个设计冗余充足,不局促。
整个机身背部,小米14系列两款机型都保持了之前我们熟悉的“极致连贯”方式,强调更为连贯和流畅的握持感和观感,四曲面立体的背部使手机呈现出连贯优美的曲线,熟悉的精致仿佛浮在机身表面,与中框完美衔接,实现极为优秀的握持手感。这也是小米14系列延续小米13系列的整体性优雅的保障。
镜头群组的DECO风格也与小米13系列类似,类正方形和圆角的处理,配合两段式的抬高面递进,让凸出的镜头群组区域并不会妨碍手指。后置镜头模组的想法还是“不内敛、不张扬、不俗套、不轻浮”,求一个“稳”字,继续陈述美学里的一种境界。
小米14系列从整体的视觉质感来说,多曲面和圆角的运用,继续强化了“分割”与“有序”的韵味,保持了小米数字旗舰机型这几年的基本格调,也就是我们前调的“高级感的延续性”。小米14 Pro的全等深微曲面屏还让整个机身的前后面板曲率一致,从侧面看,整机呈现完美的中轴对称。
和前作一样,这次小米14系列共计有4个配色版本,其中深得女性喜欢的“雪山粉”是小米14标准版独有,由此也能看出小米对市场的判断力,并从侧面证明过去两三代机型标准版的“小手机”的确能精确赢得目标用户。这个“雪山粉”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采用了之前小米13 Ultra同款的第二代科技纳米皮/skin-nanotech/材料,不但拥有远超传统皮革的耐久性和抗黄变能力,还支持国家一级抗菌标准。回想一下,上代机型用科技纳米皮的“远山蓝”版本,就没今天这么独为女性倾心。
另外三个配色,分别是白色、黑色、绿色(岩石青)。其中,“岩石青”采取了特殊调制的色彩配方,呈现清澈透亮的质感,与上代机型的“旷野绿”风格并不一样,适用年龄范围更广;黑色版的玻璃背板采用独有的丝绒喷砂工艺打造,呈现细腻的触感,并大幅度降低指纹沾染问题;白色版的金属边框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打造,是行业内首款以铝合金为基材打造的高亮工艺,呈现出镜面般的精致观感,同时大幅度提升表面硬度、保护内部铝材。但是你们别忘了,小米这次还给小米14 Pro准备了一台“钛金属特别版”,这就非常“由内至外的硬核之美”了。
从个人喜好来看,“雪山粉”的受众很明确,而白色版本则能赢得最多人的喜欢。作为旗舰机型,小米14系列全系IP68防护标准,也是预料之中的。
另外,在机身强度构件重要一环的屏幕防护上,小米14标准版采用了康宁Gorilla Glass Victus 2玻璃,这和前作机型保护方式差不多,属于一种旗舰的必然,就不多说了。我们重点说说小米14 Pro的小米自研“龙晶玻璃”,除了为微曲屏提供更高强度的保护,也省去了塑料支架这类东西的屏幕支持繁冗。
友商开了头,“超强的跌落保护水平”成为各家技术自研的一个必然细节。我们大家都知道,传统玻璃内部为连贯致密的结构,一旦在某处产生了细微裂纹,就会持续扩散至别的部位,导致碎裂。小米借鉴了陶瓷的微观结构,即通过在内部生长微小结晶的方式,阻断裂纹的扩散,不容易碎裂。因其微观晶体的直径超小,所以能保证超高的透明度。
这次小米14 Pro的屏幕面板采用小米龙晶玻璃,原材料中的氧化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五氧化二磷、氧化钠等成分,通过800℃以上的热处理,经过形核、长晶,生长成尺寸25纳米的二硅酸锂/透锂长石等微观晶体,并形成互锁结构,均匀分散于玻璃中,保持高透过率的前提下,获得远超玻璃的强度。最后再通过双离子交换工艺进行强化,得到远超玻璃的硬度。
在机身重量和尺寸方面,小米14标准版与小米13标准版基本上没有明显区别,长宽一致,前者的厚度略微增加在零点几毫米之内,不可感知。同样,前者的机身重量也增加了几克,不明显。而小米14 Pro则和小米13 Pro区别更大,主要是长宽比例的变化,后者要更加修长一点。重量嘛,都是220多克的最大重量,还是在可以舒适使用的范围之内。
现在的手机,聊电池组件是必须的篇章。这次小米14 Pro的电池组件,从纸面参数上看,基本上延续了小米12/12S Pro和小米13 Pro的方案,还是我们熟悉的“120W澎湃秒充”,配合50W无线秒充。最明显不同之处在于,电池容量从前代的4820mAh略微提升到了4880mAh,没有突破5000mAh的大关(不及之前小米11 Pro),但这并没有槽点,因为这次在看不见的技术方面,还是很有谈资的,比如新的小米澎湃P2智能快充芯片(还一次给了2颗)、小米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出色的高密度电池等。
至于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过去我们已多次聊到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除了相关的优化电池使用的过程之外,基于对放电状况的检测,澎湃G1还可以实时推断剩余电量所对应的可用时长,学习我们的使用模式来动态调整预测值,其准确度远高于Android自带的可用时长预估功能。
在“极速模式”下,小米14 Pro的有线分钟左右,“常温模式”不会超过28分钟。无线分钟左右。有意思的是,这个充电速度,和之前小米13 Pro基本一致,考虑到新旗舰的更大电池容量,所以还是有进步的。若不是特别赶时间的话,我们提议选择恒温模式充电。
至于小米14标准版的电池组件,则谈资更多,因为它相对于之前的小米13标准版、小米12标准版等机型,整体指标提升很大。实际上,得益于小米澎湃P2智能快充芯片更高的转换效率,小米14升级至90W澎湃有线秒充,加上电池容量提升到了4610mAh,对于前作的碾压优势是明确的。
对了,全系支持50W澎湃无线秒充是必须的,在这方面小米不会省事。毕竟,在新能源汽车的时代,车上标配的无线充电模块可不能被闲置,小米要造车,自然要做好这些细节。
一处是关于“存储空间”的。这次小米14系列虽然保留了256GB ROM的版本,似乎是一种“2024年旗舰的妥协”,但一方面这的确能够更好的降低入手的门槛,另一方面小米也考虑到了“空间不够用”的解决方案——基于小米的专利,Ultra Space存储扩容技术非常实用。
Ultra Space的作用是对UFS闪存的冗余区域利用更充分,从而获得超出原本容量的可用空间。所有的闪存芯片里,都会有一个叫做Over Provision的额外空间用作固件、缓存等等的冗余空间。通过小米专利UItra Space的技术,可以在维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把其中一部分空间压缩,释放开来还给用户。可见,小米已经全程参与了规范的制定、存储驱动和文件系统的定制。各位明白,首发于小米12S Ultra的小米FBO焕新存储已经随着UFS 4.0规范的普及而搭载每一款新旗舰,那么Ultra Space功能则也已经提交到 JEDEC UFS4.1的规范中,未来也会随着该标准的普及而惠及行业。
另一处是关于“音频采集”的。小米14系列是小米首款四麦克风阵列产品,分别在顶部、底部和手机背部配置了四颗高信噪比、高动态麦克风,极大地提升了视频拍摄时的收声质量。本来,这项配置的介绍我们该放在影像体验部分,因为它的价值大多数表现在视频拍摄中,不过这里单独拿出来聊,更明确。
这4颗麦克风都具备高信噪比,动态范围更是超过100dB,轻松应对演唱会级别的大声压级。在会议室、清晨公园、傍晚户外等日常拍摄场景的底噪控制能力更优,拍摄视频中声音更加干净清澈。有了它的存在,我们在拍摄运动场景时,能打开“智能降噪”,保留人声细节;在拍摄常规场景时,小米14系列也能够最终靠内置的沉浸音引擎,利用HRTF(头部相关传递函数)记录具备清晰的方向感和空间感。在专业模式或导演模式中,我们还可以手动设置麦克风的指向性,让视频的音频录取更有艺术性。
作为操控和游戏体验的重要组件,振动马达的配置,这次也是让人开心的。不同于小米13系列使用的超宽频X轴线性马达CyberEngine(支持77Hz~311Hz的宽频振动范围,将超宽频、多层次、超现实、全链路的触感体验再一次呈现了出来,当初很多人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小米14系列两款机型的振动马达配置是有区别的:小米14是高振感X轴线CyberEngine马达。虽然马达配置不同,但都获得了小米与清华联合研发的自然触感引擎支持。更强的振幅和更敏锐的启使时间,交互体验匹配你的体感,精准回应。
2022年2月的时候,Redmi K50电竞版首次使用瑞声科技RichTap的超宽频X轴线性马达CyberEngine,超大体积和结构密度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之后Redmi K50至尊版和再之后的小米13系列也同样配备这颗大马达,都取得不错的口碑。如今小米14系列使用了这马达加载新的调校引擎的方案,从逻辑上必然是要超越前代才对。
数据传输方面,小米14系列这次都搭载USB 3.2接口,这也象征着小米数字系列全面升级到USB高速接口,为大文件传输提供便利。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小米14是5Gbps的速率,小米14 Pro则是10Gbps。
还有现在各家旗舰都在强调的信息安全问题。小米14搭载独立安全芯片,将锁屏密码、应用锁密码等敏感信息保存到独立芯片中,数据保存在SoC之外(有此顾虑的人很多,懂的都懂),有效阻小恶意软件访问,安全级别达到CCRC EAL6+。
网络方面,小米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这次终于不是“Wi-Fi 6增强版”了,大大方方地安排上了Wi-Fi 7。至于双频GPS和多功能NFC,这里就不多介绍了,问就是“旗舰标准”,包括“数字车钥匙”(支持蓝牙和NFC)也在其中。
现在的市场,很多人可以为了某些配置的吸引力而欢欣,甚至为某些技术亮点而忽略“机型更迭是否也进行了处理器平台的升级”。所以,在小米14系列的身上,我们感觉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味道,即不强调首发第三代骁龙8平台的噱头,只强调小米将在2024年全面呈现的其他技术力量,以及流畅协调和运行这些“力量”的新平台MIOS——对,它不叫这一个名字,而是叫“Xiaomi HyperOS”,全新的小米澎湃OS。
去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剃刀计划”MIUI 14随着小米13系列发布,这和前年的小米12系列与MIUI 13情况一样,应该说,这套方式早已被大众熟知。而今年,小米用HyperOS取代了MIUI,让手机、平板、车机、智能家居的一体化链路更加明确和高效,也从系统层面应了我们开篇主题:一切只为少年狂。
雷军在十天前的10月17日正式向大家宣布小米澎湃OS的时候,很多人都颇为意外,但这也恰恰反映了小米对此新平台的自信和期望。雷军说“小米14系列是第一款搭载新系统的手机,从这一刻起,小米澎湃OS将逐步接替MIUI。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迈向‘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跨越。这一刻,我的内心,激动不已,心潮澎湃。”
我们都还记得,2010年8月16日,小米的第一款产品MIUI正式诞生,已逝去十三年,时光如梭。从几个工程师到四五千人的软件团队,从最初的“100个梦想赞助商”到全球11.75亿累计用户,从第一版只有4个常用功能,到跨端相互连通的底层深度框架,与用户交朋友,做最易用、最人性化的系统体验,MIUI走了十三年。现在,小米已经不止有智能手机,还有跨200多个品类的巨大智能生态,“人车家全生态”也即将完成闭环。在万物互联时代,各种设备涉及的操作系统分支之复杂、数量之庞大,不同系统及协议之间造成的生态连接隔阂,可能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所以,小米澎湃OS应运而生,伴随着小米14系列的发布,来到大众面前。2014年,小米从IoT业务开始初具规模,就开始了探索式开发和验证。小米澎湃OS线年,以一套融合的系统框架统一支持全生态设备与应用。
可以说,小米澎湃OS正式诞生,核心就是雷军一直强调的“以人为中心,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所以,咱们不可以单纯把它看作基于深度进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统的融合,而要考虑到小米未来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百亿设备、百亿连接,以此作为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从这个意义来说,小米14系列也有充分的理由被人记住。对此,甚至央视也给予了HyperOS高度的评价,这种来自官方层面的认可,是对一切质疑的最好回击,更是对民族企业坚持科学技术创新的最好支持。
另外,这次有了独立安全芯片的加持,小米14系列与HyberOS搭配的整体数据安全保障也是让人放心的。
就算不提HyperOS、不提“新一代光学系统方案”,不提第三代骁龙8平台,小米14系列的气质也决定了它并不是小米往年那些一代代顺势更迭的数字旗舰,它身上的朝气非常蓬勃(比如,新的雪山粉所展现出的活泼雅致),甚至依稀让人有一种当年小米“初生牛犊”的感觉。唯一不同的是,这“初生”的少年气质是萦绕在成熟的品牌调性之外,显得协调有致。
时间能沉淀一切,也能激发一切,从小米14系列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更懂用户”的小米会在2024年里完成又一次蜕变。况且,小米14系列还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就是告诉大众,要和MIUI说再见了。
时间又是一个很奇妙的物质,你越觉得珍贵,它流逝得越快。转眼又是一年,整个2023年如幻似烟,与2022年不同的是,它不仅对谁而言都是一场意义非常的历练,更因为昔日强悍的对手的归来,而变得更竞争激烈。
作为小米每年的“传统节目”,也作为手机行业这几年的“标准开幕式”,小米14系列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讲都让人倍加关注,因为除了某一位对手,别的友商都会看看小米是怎样“调校今年的骁龙旗舰”,也会看看小米是怎样打造“骁龙旗舰标尺”(其实,那位归来的对手,亦会对此多加关注)。甚至可以说,这些年小米数字旗舰的综合水平,在现实意义上决定了“本年度骁龙旗舰应该有的一条基线系列如今以一种“少年朝气”的态度重墨书写小米对于“高端市场”的理解,更让人充满期待。
有意思的是,自从小米数字系列旗舰成为“骁龙旗舰标尺”作品以来,小米14系列是第一次让大众在“双11购物季”之前就能见面且很大几率能够享受到惊喜价格的“明年旗舰”。对此,卢伟冰也强调了两件事,其一是“小米14系列的首批备货是小米13系列的两倍,大家放心买,不用等等等”,其二是“2024年的手机市场会触底反弹,大概会有5%的增长”。
从定价来看,小米14系列与我们预期的价格相比甚至还低了一些(3999元的8GB+256GB入门主要是为降低了入手门槛),相比之前小米13系列甚至小米12系列,堆料更狠影像更完美的新作品反而有了灵活性更好的“产业端溢价能力”,这倒是整个市场客观环境变化和新的竞争态势所构成的必然结果。而从产品本身的体验取舍来看,如果不特别在意影像方面的细节差距,小米14标准版的吸引力更大。无论怎么选,还是那句话,当小米把一切心思都放到对消费的人负责上面,高端定位与高级质感就才能进入正循环进化螺旋。对了,这也促成小米13系列的大幅降价,双11时候的“小米科技狂欢季”价格非常美丽。
最后多说一句:显然,除了小米14系列以外,Redmi K70系列也将用上第三代骁龙8,而卢伟冰说后者是今年小米体系手机的收官之作,且诸如“2K无塑料支架屏幕”“金属边框”“IP68”“极限性能调校”等都会安排上,所以如果觉得小米14系列还是太贵,不妨再多等两个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国家医保局:明年起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续保1年可享连续参保激励
“为什么中国的医院这么快?吸血只需要一分钟!”法国小伙杭州就医后,“散装”中文小作文走红网络
360 炫视球机 6Pro 4K AI 版 8 月 8 日开售,首发 379 元
消息称华为 8 月将推出 98 英寸智慧屏 V5,预计售价 19999 元
中国女排3-0法国女排 小组赛两连胜提前出线自接力铜牌 澳大利亚破奥运纪录夺金
中国女排3-0法国女排 小组赛两连胜提前出线自接力铜牌 澳大利亚破奥运纪录夺金
造车新势力7月销量:理想破5万创月交付量新高,蔚来连续3个月交付超2万
张凌赫×贺聪,王安宇×春夏......品牌方怎么比偶像剧导演还会选人!
关注丨痛心!年仅27岁中国男子泰国普吉岛游泳失踪身亡,中国驻泰领馆紧急提醒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