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虎牙直播斯诺克平台在线观看,专业生产旋转接头,传感器,各种泵,阀,以及销售轧机配套的进口液压件 欢迎来电咨询!
虎牙直播斯诺克平台在线观看多年专注旋转接头研发制造,旋转接头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029-8115 4795
虎牙直播斯诺克平台在线观看

二战没有卫星定位舰载机怎么找到自家航母又是如何降落

来源:虎牙直播斯诺克平台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4-09-06 20:12:25

舰载机从航母甲板上一跃而起,飞向海天交汇的远方,看上去非常帅对不对。然而,起飞时有多爽,降落的时

  舰载机从航母甲板上一跃而起,飞向海天交汇的远方,看上去非常帅对不对。然而,起飞时有多爽,降落的时候就有多难,舰载机安全着陆到航母上,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航母上的跑道长度有限,飞机只能精准着陆,依靠阻拦索减速。由于海上常常会出现大风大浪,航母本身也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这非常考验驾驶水平。可以说,每次驾驶飞机降落在航空母舰上,都是对飞行员的一次生死挑战。即使是航母经验最为丰富的美军,也发生过很多飞行员降落失败、机毁人亡的事故。

  比如在2022年1月,美军的一架F35C战机在降落时重重地砸向了航母甲板,导致飞机坠海。现代舰载机成功降落,需要同时调整好速度、高度和角度。在速度上,飞机会先减速再加速,在即将着舰的时候把油门踩到底,以便在降落失败后有足够的动力复飞。而高度和角度,就要依据双方当时的位置,各自的速度,以及风向风速、飞机载荷等进行灵活调整了。夜间作战时,降落舰载机更堪称是飞行员的噩梦,很多飞行员在着陆时都会因为紧张而双腿发抖,航母上的工作人员会运用一系列的光学信号辅助装置,来帮助飞行员完成降落,即便如此,降落舰载机仍然如同走钢丝一般,是一项需要极高水平的复杂课题。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归正题,舰载机降落这个放到现代依然棘手的问题,二战时期各国是怎么应对的。航空母舰这种武器,在一战前就已出现,二战时期,美国、日本和英国就已经大规模使用航母作战了,当时没有卫星定位,没有各种先进仪器,飞行员在茫茫大海上,该怎么找到自家的航母呢?找到航母之后,又会使用什么手段降落呢?本期施密特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首先是舰载机飞回自家航母的问题。二战中后期,在雷达等工具被发明出来后,舰载机就不存在难以回收的问题了。人们会在舰载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飞行员根据信号接收器显示的信号强弱,来找到自家的航母在哪里。但在这些手段出现之前,飞行员想要找到自家航母,是要费很大工夫的。

  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用飞行地图和罗盘,就跟大航海时代一样。飞行员在起飞前,会携带一份飞行图,上面标注好目前所处的位置和目标位置,规划好航线。执行完任务返航时,飞行员会用飞行图和罗盘,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飞行方向,然后根据飞行图上的航母标注点来确定航线。接近航母大概位置的时候,飞行员只能降低飞行高度,用目视的方法寻找航母,然后降落。但这种方法误差相当大,经常会出现飞行员算错数据,没办法找到自家航母的情况。离海岸线较近时还好,飞行员还能寻找地方迫降。如果在茫茫大洋上找不到航母,等待飞行员的只有燃料耗尽坠海的命运。

  第二种办法是无线电定位,其原理是给飞机装上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航母发出无线电信号,舰载机接收到信号后将其显示在仪表盘上。飞行员能够准确的通过信号的方向以及与航母的距离,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偏航。这种方法比目视寻找航母靠谱了许多,但缺点也不少。地球是圆的,受地球曲率的影响,舰载机飞行距离过远的话,就无法接收到无线电信号了。而且航母的无线电系统并不成熟,很多时候,航母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被敌方发现位置,会主动关闭无线电系统。舰载机和飞行员是很重要,但航母编队的存活更重要。这就导致己方飞行员也无法接收到航母发出的信号,只能用原始的方法,也就是用飞行图+罗盘的组合来定位。因此在二战前中期,海军航空兵在返航阶段损失的飞机数量十分多,尤其是在夜间出航的飞机。

  再往后,雷达被发明了出来,舰载机和航母之间的通信范围得到了大加强。这时候,舰载机就很少出现找不到自家航母的情况了。当然,这只适用于雷达技术较为领先的英美。二战期间日本的雷达技术相当落后,他们给战列舰和航母装上了雷达,但在海战和空战的时候,还是要依靠侦察机和观察员。1942年珊瑚岛海战的时候,一队日本战机在返航时,错将美军航母认成了自家航母,日机随即准备降落,靠近到目视距离时才发现不对劲,但为时已晚,在美军防空火力的打击下,日机编队损失了十几架飞机,余下的只得仓皇逃窜,这就是技术落后的下场。怎么样找到航母是一个问题,找到航母之后,舰载机的降落又是一个大问题。前面我们提到过,现代舰载机降落到航母上都很困难,那么二战时期的舰载机又是怎么着陆的呢?

  提到航母和舰载机,就必须提到一个人物,美国海军飞行员尤金·伊利。可以说,海军航空兵的诞生都与此人有着密切的关系。1910年前后,世界主要国家都受到马汉“制海权”理论的影响,开始追求巨舰大炮。但有一部分人却注意到了飞机这种新式武器的巨大潜力。美国海军航空兵事务负责人钱伯斯上校说服了美国当局,让他们同意用“伯明翰”号巡洋舰进行飞机起飞实验,试飞飞行员正是经验比较丰富的尤金·伊利。1910年11月14日,伊利驾驶着一架柯蒂斯式飞机,在糟糕的天气下从巡洋舰上艰难地起飞,降落在了海滩上,他没有借助舰速和弹射装置,就完成了41千米速度起飞的壮举。

  紧接着,钱伯斯上校又提出了让飞机在军舰上降落的设想。由于之前的成功,美国海军当局立刻就同意了这一想法。被选中的军舰是“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人们在军舰的后甲板上,铺设了36.58米长,9.75米宽的木制降落平台,平台四周加装了木制护板,还在滑行坡道的末端加装了帆布阻拦网。伊利看过现场后,认为降落平台太短了,无法降落450公斤重的柯蒂斯式飞机。于是人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飞机的轮架上装2个挂钩,在降落平台上横向装上22条绳索作为阻拦索。只要机身下面的挂钩勾到了任何一根阻拦索,飞机都能稳稳地停下来。这个简单的阻拦装置后来成为了航空母舰阻拦装置的标准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1911年1月18日,伊利驾驶飞机从坦福兰机场起飞,于当地时间11点成功降落在了“宾夕法尼亚”号上,飞机的轮子接触到甲板,轮架上的挂钩钩住了两条阻拦索,沉重的沙袋很快就让飞机停了下来。伊利的两次飞行实验,是海军航空兵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证明了飞机可完全从军舰上起飞,再降落到军舰上,从而奠定了“航空母舰”这一新型战舰诞生的基础。

  美国海军首先完成了飞机在军舰上的起降,但真正把航空母舰发展成重要武器的是英国人。1917年,英国将一艘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暴怒”号航空母舰。但此时的技术相当不成熟,“暴怒”号上的原巡洋舰部分未拆除,甲板分为前后两块,飞机起落很不方便。英国人进行了与伊利同样的实验,但他们用的是比柯蒂斯式大得多的飞机,飞机在甲板上降落时,事故率高达90%,很多飞机在气旋中失去控制,坠入到大海,这也证明了,舰载机降落的难度确实比起飞大得多。

  后来,英国又将建造中的邮船,改建为“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并设计了直通甲板。1918年,英国开始建造“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日本则参照英国航母的方案,于1922年首先建成了“凤翔”号航母,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母。“竞技神”号和“凤翔”号都采用了直通甲板设计,舰桥、桅杆、烟囱等建筑被移到了甲板右侧,给飞行跑道腾出空间,这一布局特点被后来的航母所效仿。

  这时海军序列中的航母,阻拦系统基本都沿用了尤金·伊利的那套装置,这个装置系统被称为尾钩拦截制动。航母会在甲板上加入阻拦索,阻拦索整体是一套连接到甲板下方的线缆。飞机会在龙骨上的旋转接头处安装一个抓钩似的金属棒,平时保持收起和朝上状态。降落时,飞行员会放下抓钩,然后不断调整机身,让机身与甲板保持平行,在降落的一瞬间用抓钩钩住线缆,让飞机迅速减速,停在甲板上。当时的飞机大都是螺旋桨式飞机,飞机不需要太高的速度就能起飞,降落时产生的动能也不比现代战机,即便如此,这套着陆系统仍十分危险。

  飞机在被阻拦索抓住的瞬间,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为应对这种突然的冲击,航母舰载机一定要进行高强度的加固。在着陆过程中,飞机会尝试勾取线缆,但非常有可能会出现勾住其他装置,或者勾不中线缆的情况。勾中其他装置时,飞机很容易失控撞向甲板。勾不中线缆的话,飞机必须在短时间内重新抬升起飞,此时飞机的速度很低,很容易出事,这也是后来舰载机在着陆的瞬间,必须加速并将油门轰到底的原因。可以说,二战时期的每次舰载机着舰,都是对飞行员技术的大测试,也是事关飞行员人身安全的生死考验。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之所以用神风特攻队对美军发起自杀式袭击,除了丧失制空权,战机打不过外,也有优秀的飞行员损失殆尽,新飞行员技术不够,难以着舰的因素。

  在德国第一款喷气式战机Me262的引领下,二战后的战机迅速步入了喷气时代,飞机变得更重,起飞速度要求更高。而且舰载机需要携带更多的弹药,着陆时更危险。为顺应舰载机的发展,航母开始设计更长的甲板,并配备更多的现代化辅助装置,帮助舰载机顺利着舰。相较于二战时期,成功率已经大幅度的提高。可即便如此,舰载机在航母上着陆,仍是航空领域最难完成的项目之一,是很多优秀飞行员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同时也反映了,航空母舰这种大国重器,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玩得转的。好了,本期的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这里是火力施密特,我们下期再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3646 152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29-8115 4795

二维码
线